清水 发表于 2010-4-19 16:00:21

漳浦营里与南安石井郑氏的始祖是亲兄弟

许文听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是由六世孙郑明周(乳名易水)于清道光九年(1829)岁次乙丑秋九月修撰的。该谱记载了南安市石井镇和漳州市漳浦县营里郑氏入闽始祖的时间、地点及繁衍情况;详述了营里始祖与石井始祖的亲缘关系;记载了郑成功进攻漳浦时曾到营里认亲的情况。兹将以上三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南安石井和漳浦营里郑氏始祖入闽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1、南安石井和漳浦郑氏始祖{3}入闽?过去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东晋从河南入闽,有的说是唐末五代时才随王绪、王审知等入闽。《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氏入闽始祖于东晋永嘉时,自河南固始县白沙镇避地到闽”。
    2、南安石井郑氏始祖入闽后,是从莆田、仙游到达南安石井?还是从永泰到达南安石井?《漳浦营里郑氏族谱》记载,郑氏始祖入闽后,“侨寓兴化,至琳芝公五世,所出十八公郎,肇基各处,传继至今。”
    3、南安石井和漳浦营里郑氏始祖从莆田迁移,也不是直接到南安石井和漳浦营里,而是南安县城丰州镇的双路口,然后从双路口再迁移到南安石井和漳浦营里。因此,南安丰州双路口,“即清源山西北峰之下,乃初始祖籍也。”2007年8月,南安石井、漳浦营里等地郑氏族人一齐到南安丰州双溪口寻根认祖,也证实这一点。
    二、漳浦营里郑氏始祖与南安石井郑氏始祖是亲兄弟。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的“家谱小引”称:“清源泉郡名山也,其西北之峰、境属南安,入闽五世祖琳芝公子孙居之。筑庐于南安之双路口,即清源西北峰。口口群聚州处,相继绳绳称望族也。今孜世系,必求水源木本,庶得而实记焉。我旧镇开基初祖光德公、南安裔也,配妣赵氏;生四子:长景华,次景忠,三景和,四景安,位于南安双路口,不幸公逝,母子相依,适逢元乱,群雄蜂起,兵燹孔炽,当道郎中行省柏贴穆尔守漳郡、迭里弥实守泉路,两项诛求增纳粟米伤于财;奉行力役困于征。当期时也,谁不欲适彼乐国乎。时盖元至正二年也,于焉挚家远飚,负骸而走,自泉至漳,由漳而浦,求所为(谓)鞭长不及立地,检以息肩而托足焉,期已幸矣。安数载,延师择地卜葬公骸于后港尾眠牛之山,坐癸向丁,形类左仙弓,祖茔在焉。时祖妣赵氏念先填既妥,而桑梓萦情,乃率景和、景安二公回泉州南安双路口基焉,于今祀妣,我镇独祀考也。开镇祚者,惟景华公、景忠公二祖也。”
    这段“家谱小引”清楚地记述:传至漳浦营里之郑氏始祖,乃郑四德的第四子郑光德的遗孀赵氏携郑光德的遗骸和四个儿子逃避元乱至漳浦,卜地葬郑光德的遗骸后,把长子景华、次子景忠留居漳浦,带三子景和、四子景安乃回南安双路口居住。漳浦营里郑氏尊光德为始祖,南安石井始祖达德乃光德的亲兄弟也。
    三、郑成功曾到漳浦营里认亲
    1651年(辛卯,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九月,郑成功进攻漳州市的漳浦县,郑成功曾到营里认亲,正如《漳浦营里郑氏族谱》中所记载的:“至辛卯秋九月,石井藩主国姓成功师次镇港,叙其亲盖清源之支裔。时遣部将潘庚钟堕倒县城,移县署于旧镇,增筑土堡,立社稷坛,置山寨于左右峙者十有四处,经年春元宵,大张灯彩以庆春至,示今五里路内各乡毋得演唱喧哗,闹我镇境,是所谓亲亲而仁民也。”
    此外,该谱还记述了清初的两次迁界:“迨壬辰困漳州,已亥克金陵。内阁苏纳海同黄梧会疏题请迁移我镇界外,毁我堡城。宗族散而之潮、之惠、之丰者不可胜祀,兄南弟北,露宿风餐,譬如狐狸东首,难思旧穴;燕子西飞,渐(暂)寄别簷焉耳。自康熙七年,戊申,国朝休兵展界复土,联结庐舍,人烟稍聚,生暂繁。值甲寅年,又遭大乱。于十六年丁巳搬迁二界,万民复见渐艾之惨,四野尽闻追乎之声。当斯时,我族人田园失守,宗社■墟而寓居於四方者,又难悉数矣!星散流亡,伤心蒿目,尚忍言哉!”“至二十一年,我圣朝皇帝鸿恩浩荡,开展界之网,解倒悬之众,万姓熙熙,各安厥家,荒芜得耕种而食,妇女得蚕织而衣。至甲子年,遂言旋言归,捐他乡而回旧镇,依旧处而构新椽。”
(作者系泉州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漳浦营里与南安石井郑氏的始祖是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