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扩报师 发表于 2011-5-22 11:30:53

郑成功佩雕龙纹玉带板

来源:泉州网


南安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http://szb.qzwb.com/dnzb/res/1/20110522/8021305993676693.jpg



http://szb.qzwb.com/dnzb/res/1/20110522/31811305993676693.jpg


  
  【珍宝简介】

  这17块系1929年南安水头郑成功陵墓被盗时,族人清理坟墓所得。透雕玉带,白玉,器表光洁,雕工精细,共有17件玉■,其中左右小方2件,桃形■6件,辅弼2件,■尾2件,排方5件,为明末清初郑成功服饰(战袍或官服)腰带玉块。

  【文物价值】

  这些玉带板保存完整,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经文物部门鉴定,属国家一级文物。

  【背后故事】

  郑陵被盗清理出玉带

  郑成功佩雕龙纹玉带板的出土较为意外,它是在清理被盗的郑成功墓时发现的,并分批由郑氏后人各房保管数十载,最终才被政府部门保藏。

  一次意外的收获:

  被盗墓中得珍品

  南安水头郑成功墓被盗当日是1929年农历五月十二夜晚。次日凌晨,郑成功陵园附近村民发现墓顶有被挖开的洞穴,就赶紧报告。水头前宅、康店的乡亲都赶到山上观看。为了避免让盗墓贼再垂涎,族人商议决定自己开启。“当时清理坟墓时,发现了头发、玉带、龙袍片等物,另有郑经1674年回乡修祖坟时所立的《橄榄山墓志》等出土文物,而玉带则是其中的珍品。” 
 
  1929年整理郑陵时,石井郑氏带队的人叫郑维炳。据他的孙子郑伏生回忆,当时17块玉块由郑成功后裔的各房平均分了保管。郑维炳当时相当于族长,就保存了三块,其他各房保留一块或两块。郑维炳将玉块放在一个木匣子里,里面还有一本册子,上面用红印泥盖着17块玉的样式。“这个匣子被锁在一个铁箱子里,要打开还需要密码,如果密码输入错误,箱子就会叫。”郑伏生说,有时候,郑维炳把木匣子当枕头,一直放在贴身的位置。每到郑成功忌辰时,各房再将17块玉集中起来,放在供桌上祭拜、展览。

  17块玉块后来由政府部门回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南安市文管办保藏,目前仍完好。

  一段隐秘的保藏:

  半世纪未露真容

  “这些玉带重新聚在一起,保藏在文管会已有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真品展示过,展览时用的都是复制品,至今也才复制过三套。”从一个精巧的保险箱里拿出一只木盒子,打开盒盖,拨开一层层细棉,这批珍贵的郑成功玉带就露出真容,南安市博物馆馆长杨小川戴着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的一块,向记者介绍。

  由于这些玉带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由南安文物部门珍藏,为了便于展览,曾经原样复制了三套,分别送到省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南安郑成功纪念馆作为展品。“当时要复制时,还得向上级申请,办了不少手续才获准,听说前几年这些复制品也被盗了,足见郑成功玉带的价值所在。”

  一个大胆的推测:

  玉带仍不完整

  质地泛白,入手温润,正面要么龙纹,要么花鸟、花卉,背面平滑有联孔……这17块玉块至今保存完整,未见瑕疵。   
  “按玉带的形制和样式来看,可能还不是很完整,不是缺一块就是缺三块。”根据多年的研究,杨小川作出这样大胆的推测。据称,按照明代封王的服饰规格,一般所佩玉带的块数以20块居多,也有18块或22块,“正常情况下,玉带块数都是偶数的,而郑成功佩带也不例外”。

  至于缺失的是哪种玉块,杨小川认为,除了玉带正中央的大玉外,有可能就是后带的两件小方玉。

肠断人 发表于 2011-5-22 11:45:11

{:048:}好感动

hdj70121 发表于 2011-5-22 12:03:29

希望丢失的找得回。。。。。

yolin 发表于 2011-5-22 12:20:27

被盗墓,古墓就是舍不得开启,才会一直被盗

无聊三哥 发表于 2011-5-24 23:39:58

第二张照片绝对是复制品

星空旅程 发表于 2011-5-24 23:45:12

回复 无聊三哥 的帖子

怎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成功佩雕龙纹玉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