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加内特 发表于 2009-6-19 20:24:47

古山洪氏宗祠

http://www.chinataiwan.org/zppd/GDZS/DL/200901/W020090120445699330802.jpg宗祠介绍


http://www.chinataiwan.org/zppd/GDZS/DL/200901/W020090120445701044456.jpghttp://www.chinataiwan.org/zppd/GDZS/DL/200901/W020090120445701689580.jpg  南安石井古山村洪氏渊源,据古山洪氏二十五世裔孙,乾隆壬寅年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大判河南陈州事之洪应心为《洪氏族谱》作序云:“始祖菊轩公爰始度地古山而卜宅焉。其所出自世远莫详。考旧谱有云,明正统九年,八世祖朴山公墓被倭挖开,见志铭云:祖仙游人也。又万历间,李南黎先生作肖石公墓志铭亦云:其先世光州固始,迁闽兴化之仙游,至始祖菊轩公迁南安之古山。合是二者观之,则公之来自仙游宜为可据。吾祖之家于古山,约其年代当在太平兴国之间。”(据重修始租墓时出土的墓志铭看,菊轩公生年失详,卒年为乾道二年,即公元1167年,其生卒年代应为北宋末南宋初,与上述定居古山年代不相符合,待考。)近有言出自英林者,英林洪氏为晋江巨族,凡泉州之洪氏多宗之,而谱牒无徵,姑存以俟考。
  古山洪氏家庙,洪应心《洪氏族谱》序三又云:“大清国初之时,海氛讧扰,居民迁徙,兵燹之余,室庐残破。迨康熙壬戌年,东宁平定,人得复界,虽数十年休养牛息,民气物力尚不能如当日全盛,故此神祠第约而完之,以俟将来有力者为之充振焉。惟祠宇自康熙庚辰之岁,即仍旧基重建。当其时,人初旋里,披荆斩棘,户少且贫,而合族拮据竭力营构,以岁时祭祀,子姓聚拜会食,奉先报本急先务也。前后两进,深八丈零八寸,高二丈一尺五寸,阔三丈九尺五寸,规模雄壮,瓴瓦轩翔,前堂后寝,粢梲楹栋,丹漆船垩,不陋不华,最为合度。”
  家庙于乾隆丙寅年重修,光绪丙戌年再重修,1980年简修。1998年由老协会倡议,组织筹建委员会,按旧貌拆旧建新。木柱改石柱,原石块墙改双层条石墙,增添雕刻花草、人物,光泽焕彩。家庙坐向甲庚兼卯酉,天父三五七,地母一六八,奠基之时经仁寿宫保生大帝信杯,深八丈零八寸,高二丈一尺五寸,阔三丈九尺六寸八分,适合天父地母,耗资68万元,于2000年端月初八举行落成暨升祧庆典。
  古山村洪氏自始祖传世至今三十有五,全村500余户,人口2000余人,而世代分居外地者,子孙繁衍昌盛。十二世祖大宣教分居同安西门外岗头、古山等36个村,人口7000余人。十二世祖三宣教分居晋江龙窟(洪窟),人口数千人。十五世祖南圃公为父报仇,发配广东赤坎,亦繁衍不少。十六世祖忠衍公分居安海西河境,人口数百人,二房何世何公分居安海土地公巷。十七世祖新山公分居溪尾镇山(后楼),人口数千千人。十八世祖隐斋公、成斋公分居同安马巷街、上元街朱王公宫边,人口数百人,二房何世何公分居水头后房,人口百人。又分布于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人口数百人。
  古山洪氏历代贤达辈出。十一世祖东斋公,宋苏州府教授。明代,笃履公、虎臣公、梅性公、尧望公等为邑庠生,洲居公贡生。清代,应心公赐进士奉政大夫,圆南公为敬士大夫,文肃公为举人,宜斋公为南澳总兵,洪七公为千总,谦让公为武举人,器斋公、肇祥公岁进士,关观公授受公百总,周鸣公为大学士,聚园公、钦明公、钦崇公、行善公、克亮公、懋德公、香圃公、斯阅公等为邑庠生。民国时期洪应百任325师副官、黄埔军校泉州同学会会长。泉州市政协委员洪性愿法师,旅居菲律宾,信徒数千人,有一座性愿寺。洪祖祥居士,出家清水岩。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山出了大学生数名,还有高级工程师、科局干部。已故爱国华侨洪载德,曾任中侨委委员。
  古山村昭穆自始祖菊轩公至二十五世以启用完,由二十五世裔孙应心公续编昭穆二十字,二十六世起启用:翼燕承祖泽,锡光濬其源,文章兼茂实,思孝惟求全。
  古山村老龄人协会供稿

D-ziro 发表于 2009-6-19 21:41:54

古山老人会会长{:1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山洪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