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93248 发表于 2012-8-19 10:31:53

《鄭成功收復台灣古今談》第一集:確保台灣入版圖

記者:您就是廈門人?

    王女士:是。

    記者:您的朋友對鄭成功都比較熟悉嗎?

    王女士:廈門人都熟悉……
http://www1.hellotw.com/zthz/zhchgshftwgjt_19977/xlgb/201207/W020120719381668289505.mp3

    以上您聽到的是記者穆亮龍在廈門街頭采訪的錄音。今年是鄭成功收復台灣350週年,今年6月23號是鄭成功逝世350週年紀念日。在紀念日前夕,記者特地走進廈門和泉州採訪,這裡是當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的重要基地,鄭成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王女士:我們從小的時候都把他視為一個英雄。荷蘭人佔領了台灣,他那個時候收復台灣,從他的民族氣節、大義來肯定他嘛。

    記者:平時對鄭成功也專門參觀過他的紀念館之類的?

   王女士:有,小時候就參觀過,對廈門人來説都是學校組織去參觀的,我們很小的時候,五十年前都參觀過了。他的紀念館主要是在鼓浪嶼上面……W020120719366254846988.jpg
廈門鼓浪嶼皓月園中的鄭成功雕像


    在市民王女士的指引下,記者乘船登上鼓浪嶼,到廈門鄭成功紀念館追尋民族英雄的足跡。紀念館宣教部主任徐翠紅女士正向參觀遊客介紹350年前鄭成功驅荷復台的功績。

    廈門鄭成功紀念館宣教部主任徐翠紅:「歡迎大家來鄭成功紀念館參觀。你們看到的就是鄭荷《締和條約》,1662年2月1日鄭成功與荷蘭人簽訂這個條約,《荷蘭投降條款》。這個條款鄭成功是最大程度滿足了荷蘭人對他的基本的撤離台灣島的需要,但是卻是堅守了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必須全部撤離台灣,沒有任何商量。鄭成功運用他的比較高超的談判技巧,來表明説,我需要的就是台灣這一片土地。」

    廈門鄭成功紀念館裏豐富的史料和圖片展,向來往的遊客講述著38歲的鄭成功如何趕走了佔領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1661年農曆三月,鄭成功親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料羅灣出發,跨海東征台灣。經過九個多月的激戰和圍攻,1662年2月1號,荷蘭殖民者被迫簽約投降,寶島台灣被成功收復。對那段歷史很有研究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鄧孔昭告訴記者,鄭成功圍困荷蘭殖民者期間,非常講究談判策略,展現了超群的政治智慧。





W020120719366234063362.jpg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左)接受記者穆亮龍(右)採訪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鄧孔昭:「鄭成功還是很懂得策略,鄭成功説這是中國人的地方,現在你只要離開這個地方,我可以保證你們的人身財産安全,如果你們不離開,那你們就有好果子吃了。就是用這種軟硬兼施,始終從頭到尾都是這樣的,所以還是很靈活的。特別是經過長時間的圍困,荷蘭人覺得説,確實好像看不到軍事上有什麼前途了,後面他們不得已就投降了。」


在廈門鄭成功紀念館珍藏的史料中,還可以查到鄭成功東征收復台灣之前寫給荷蘭駐台灣總督的信件內容。紀念館館長陳洋介紹説,當時台灣島內已經出現了鄭成功準備攻台的傳言,為了隱藏戰略意圖,鄭成功幾次寫信迷惑荷蘭人。


W020120719366245934045.jpg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館長陳洋(左)向記者穆亮龍(右)講解歷代名人讚頌鄭成功的題詩

    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館長陳洋:「鄭成功在奪取台灣之前用了很多策略。他其實也好幾次跟荷蘭駐台灣總督有一些信件往來,他告訴他們説,因為我現在忙著在大陸跟滿族人作戰,所以台灣我不會顧及的,等等。其實就是迷惑荷蘭人。所以荷蘭人在1662年雖然説傳聞説鄭成功可能奪取台灣,但是他們的東印度公司進行評估,認為説鄭成功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不可能有東顧台灣這樣的力量。他迷惑了荷蘭人,使荷蘭人協守台灣的12艘軍艦離開了,最後只留下兩艘大的戰艦在那個地方。」


   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鄭成功政治和軍事並用,策略靈活,但他收復台灣的決心始終堅定如一。廈門大學教授鄧孔昭在鄭成功寫給荷蘭人的書信、文告中發現,鄭成功反復強調:台灣是中國人的地方。


   鄧孔昭:「在所有的文告和給荷蘭的信當中,他始終宣稱台灣是中國的地方。在道義上譴責説,這個是當時我父親,就是鄭成功的父親借給荷蘭人的地方,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地方。當時我借給你,現在我需要這個地方,你需要還給我了。所以始終強調台灣是中國人的地方。」


   把台灣收歸中國版圖由此成為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鄭成功的故鄉在福建泉州,和廈門緊鄰。泉州也建有一座鄭成功紀念館,站在紀念館內,館長鄭聰明介紹説,鄭成功驅荷復台的功績被家鄉人放在了紀念館最突出的位置。
W020120719366244219973.jpg
泉州石井鄭成功紀念館館長鄭聰明(左)接愛記者安梁青松(右)的採訪


   泉州鄭成功紀念館館長鄭聰明:「這個是序廳,序廳主要是通過這一尊2.5米高的鄭成功塑像,以及兩墻墻壁上的兩個畫面,來展示英雄的高大形象,説明了鄭成功最突出的偉大功績。左邊這個畫面是受降圖,是再現了1662年2月1日鄭成功在台灣赤嵌樓前廣場上舉行的隆重受降儀式的場面一部分,通過這一個畫面説明鄭成功最突出,也是眾所週知的一個偉大貢獻,那就是驅荷復台,使祖國的領土完整,主權統一。」


    泉州鄭成功紀念館的隔壁正在修建鄭成功廟,廟宇回廊的立柱上寫滿了歷代名士讚頌鄭成功的詩作、對聯。有一句詩位置非常搶眼:「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廈門大學教授鄧孔昭介紹説,這是上世紀50年代,張學良將軍在台南拜謁紀念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時,揮筆寫下的稱頌詩篇。


    鄧孔昭:「對於他這首詩我是非常贊同的。鄭成功,我們為什麼到他收復350年之後,我們還在紀念他?他的豐功偉績對於中華民族來説不是一時一世的事情,跟張學良將軍所説的,不是説因為他當時純粹為了讓明朔在台灣延遲了三十幾年僅僅這樣一個事情,而是對中華民族建立了很偉大的基業。把台灣收復了之後,讓台灣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個事情上,鄭成功的功績是非常大,而且歷史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鄭成功收復和建設台灣作為聯絡和深化兩岸血脈關係的重要歷史事件,被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永久珍藏。在這座設在泉州的宏大博物館裏,記者看到了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詳細文物、圖片展覽和視頻、文字介紹。館長楊彥傑認為,鄭成功的壯舉讓台灣真正成為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家園。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他把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給保證了。台灣被荷蘭佔領,我把它收回來了,變成我的版圖完整。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一個東西老是被人家佔著,時間久了,不是被人家拿走了嗎?保證了領土主權的完整,這個是最重要的,以後在這上面生活的就是中國人。這是中國人的土地,在那邊生活,在那邊發展。所以台灣每一次發展我們都感覺很高興,因為中國人在那邊創造,是共同的家園。」


   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鄭成功收復台灣展的旁邊介紹了鄭成功抗清的歷史。作為明朝舊臣,鄭成功當年也曾計劃把台灣作為反清基地。300多年後的今天,有島內「台獨」分子企圖利用這一點,拿鄭成功作護身符,散佈「鄭成功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言論。閩台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每每聽到這樣的言論都很憤慨,認為這是往古人身上潑臟水。


    楊彥傑:「鄭成功是反抗清朝的,誰都不否認,但這個跟現在的「台獨」分子完全兩樣。因為他當時給荷蘭人講,我現在要把這個屬於我們的土地要回來。很清楚的,他是站在民族、國家立場上來説這個話的。我們不能因為他抗清就説他就是分裂,他要建立「台灣國」等等,不是這個意思的。政治上有分歧,不等於説他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不等於説他連祖宗都不要了。但是現在一些「台獨」分子是不要祖宗、不要根本的,所謂中國人最鄙視的叫做「數典忘祖」。這怎麼能夠跟鄭成功他們扣在一起?我們作為今天的人,説實在的,如果是把自己的想法硬扣到古人身上,我覺得對古人是很大的不尊敬。」


    記者在泉州採訪時,遇到了一位經歷獨特的老先生。老先生名叫鄭萬進,今年已年近八旬,1980年擔任泉州鄭成功紀念館首任館長,1992年去了台灣,繼續從事鄭成功研究,曾任世界鄭氏宗親總會執行長。鄭萬進老人對鄭成功的研究跨越兩岸,他認為,兩岸民眾對這位民族英雄的共同崇拜由史至今,亙古未變。


   世界鄭氏宗親總會前任執行長鄭萬進:「鄭成功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對抗荷蘭是代表中華民族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不管是台灣的也好,大陸的也好,大家認為他的這種為國為民的這種精神是偉大的,大家是崇拜的。這個是共同點。所以歷史上來説,對鄭成功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有的書本是寫的著名的民族英雄,有的書本是説傑出的、著名的、了不起的、偉大的,這樣來形容鄭成功的英明。」350年來,不斷有愛國名士讚頌謳歌鄭成功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功垂韆鞦的歷史功績。在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館長陳洋拿出了厚厚一本《成功頌》,其中收集了歷代名士讚頌鄭成功的詩賦詞章。陳館長特意向記者講解了清代首任台灣巡撫、愛國將領劉銘傳祭拜鄭成功時題寫的對聯。


   陳洋:「「韆鞦大節,享俎豆于舜日堯天」。他説這真的是一種韆鞦大節,氣節,中華民族的韆鞦大節。我們古人説,這樣有骨氣的人,該享俎豆,就是古人在祭祀的時候用的用具。拜祭他就像舜日堯天一樣,堯舜是兩個明君,和對待堯舜一樣,我們尊崇鄭成功,因為他對中華民族立了大功,所以他能夠享受後人的祭祀、後人的尊奉、後人的熱愛。」


   談起鄭成功這位民族英雄不斷被後人尊崇、懷念的史實,一生從事史學研究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非常感慨。楊館長説,這樣的軍事將領應該給今天的兩岸軍人帶來一些啟示。


   楊彥傑:「我們中華民族這麼長的歷史,其實包括鄭成功在內,有很多歷史人物一直是被後代不斷地在懷念、不斷地提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民族氣節,就是人的一種精神。其實人在歷史上根據他的作為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他或者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或者做出比較不怎麼起眼的事情,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人的精神和人的氣節是第一的。鄭成功這樣的一種軍事將領、民族英雄,之所以被人家所不斷地稱道,主要是因為他的民族氣節。以民族大業為重,做順應歷史潮流的事。忠於這個民族,忠於國家,對得起歷史,對得起人民,我覺得做這種事情是最重要的。」


W020120719366233288248.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鄭成功收復台灣古今談》第一集:確保台灣入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