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改办指导,中共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南安市融媒体中心、南安市文体旅集团承办的“‘福’见成功 文创未来”南安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公示,咱厝手艺人伍建东文创作品《祥狮纳福》再获三等奖!!!
作品名称:
《祥狮纳福》
作品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艺杯”金奖
福建省工艺礼品及手工艺精品“福艺杯”金奖
南安市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三等奖
作品被: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馆藏
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中心珍品馆永久馆藏
红砖古厝琉璃瓦下嬉闹长大的“海咖郎”
或许见到这份作品
就懂了那份“福”见成功的美好情怀
让我们走近伍建东
去认识这位将家乡情怀融入作品的手艺人
家乡“中宪第”清代红砖古厝,
是闽南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儿时在壮观的红砖古厝里成长嬉戏,
那一片承载儿时记忆的“闽南红”,
便成就了后来多年的坚守。
他自小受祖母糊纸手艺的影响而痴迷手工艺,走出校园后自学篆刻,从事平面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的红砖在现代建筑上已极少使用,得知闽南砖雕技艺濒临失传,本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他毅然拿起刻刀,投入到砖雕技艺研究上。
看着乡间小道旁被遗弃的老红砖
他暗下决心
用自己的双手留住砖雕这门古老的技艺
十几年来,伍建东辗转闽南各地,到处寻访古厝老砖雕,拜访传统手艺人,潜心研学闽南砖雕非遗手工技艺,以刀为笔、精雕细琢,在继承传统闽南手工砖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融入创新思维,适应当下审美理念,将闽南手工砖雕融入到各种生活文化中,将百年红砖与传统工艺相结合,赋予砖雕新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先后在比赛中被授予:南安市工艺美术大师、南安工匠、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手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等奖项。
2020年创立南安市伍建东砖雕艺术研究所,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将传统闽南砖雕手艺创作过程发布在新的媒体进行推广,通过推广后闽南砖雕技艺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受到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被“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报道,掀起了闽南红砖文化艺术的热潮。
他在南安市石井镇中宪第设立闽南红砖文化艺术馆,展示明清时期红砖雕刻作品作为研学教材,更好地传播闽南砖雕技艺,为保护濒危的红砖雕刻作品,他积极采集红砖古厝上的老砖雕数据并进行复刻,通过其努力让传统工艺重回大众生活同时也延续了闽南砖雕的生命力。
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
是家乡“神明巡境”时,
那位举香跟在妈妈身边的小孩,
也成了扛旗冲锋的“后生家”。
对传统文化的推广
是终于学有所成的手艺人
不吝赐教
设立闽南红砖文化艺术馆
携非遗技艺进校园
将这份技艺演示传授给更多的人
对家乡文化古迹的坚守,
是十年前相约保护文化古迹的少年,
十年后成家立业各有忙碌,
依旧于节日相约于古迹整理清扫,
将这份情怀延续给孩子。
↑ ↑ ↑
点击文章,看他们与“海上视师”跨越十年的故事
一腔热血,
一份善意,
是接过祖辈手中传统文化旗帜的“后生家”
是心有所爱并付诸行动、加以传承的“文保人”
也是在全民抗疫的那个时期,
穿梭于人群维序帮忙的“小红帽”
唐风宋韵今犹在
明砖清瓦有新生
传承保护闽南砖雕非遗技艺,在古厝的砖雕作品上近距离观赏、触摸老砖雕,观察先辈匠人的雕刻细节与刀法,仿佛隔空同古代匠人对话,一起畅谈闽南砖雕的精髓与魅力。红砖古厝经岁月侵蚀很多老砖雕或风化、脱落,或遭损坏,若不加以保护将离我们远去,古厝老砖雕经数据采集修残补缺后,选用老红砖,以古法传统纯手工雕刻,将老砖雕复刻呈现于世,每完成一幅作品。仿佛隔空听到古代匠人的悉心教导,实现跨越百年的传承。
——谈及初心,伍建东说。
小编问他,
“您如何形容自己呢?”
“热爱家乡的手艺人。”
他如是说。
THE END
一审:伍宏达 二审:曾香莲 三审:李晓梅
转自:今日石井
欢迎光临 石井论坛 (https://www.ishij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