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6099|回复: 0

闽南大观园,生长在海边的一座美丽小镇:石井奎霞村

[复制链接]

1597

主题

27

回帖

0

好友

管理员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177238
石币
4136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15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4-20
发表于 2023-4-11 13: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35327xt0d2gndaj1dszl5.gif





135328vftcb0lh41ckog1c.gif

热烈祝贺

135328fovo3voopoiiqyqp.gif

近日,住建部等六部门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此次共有1336个村落列入名录,其中,福建省共有58个村落入选,我市6个村落榜上有名,分别是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安溪县蓝田乡乌土村。





135329e9y3pt9t9tyz9rhr.gif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较完整地体现了一定时期的传统风貌,拥有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135329ekx0kbmrb1yeh9qy.png
135329vams3zmz4eekema8.gif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些传统村落吧

135330slaeeayu9l4u4ebe.png

本期走进

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

135330appcqelnwn3pjesp.gif

石井镇奎霞村

位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

南安市石井镇南部沿海

是福建省著名侨乡

135331oss9v4sixy84le49.png



135332bo33oylxyxxlrxll.gif

奎霞人“以海为田”,出洋谋生的传统悠长。明清以来,奎霞人飘洋过海,外出谋生者络绎不绝,他们旅居东南亚各国和香港等地,从事经商活动。

几百年来,奎霞这个滨海渔村,成就了林氏家族走向世界、繁荣家园的梦想。三千余人口的奎霞村,侨属达九成,旅居境外并繁衍的人口,是村庄人口的五倍之多。

135332ytaiciyrtlnvly69.png

135333t51vogl6izo5z9k3.gif

青山为靠碧海拂风,百年老街,古厝洋房……

在石井镇奎霞村

散落着上百座

从清朝至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

风格各异的老房子

形成独特的“奎霞风光”

135333lqwswk5ev5z8kf0e.gif

奎霞建筑群,自清中叶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绵延两个多世纪,如今,村落依旧保存着近一公里长的清末古街。沿街皆为清末民初特色民房,店铺。村里坐落上百栋民国时期的红砖楼,中西合璧三层番仔楼,还有不计其数皇宫起闽南红砖古大厝,建筑布满名人墨客题词,有清朝状元吴鲁题词两处,清代进士及秀才题字多处,有时任国民党前主席林森题词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文物研究。

135334dk85ehnet5t37hx4.png

135335rg8z7kfza4rf8ndc.gif
135336yfz3fhromo2lkofb.gif

这些建筑大多沿奎霞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体系,曲折有致。奎霞古街东西走向,长1公里许,宽2~3米,贯穿村子,东至浦头,西起水关巷,中段为店仔口,两侧店铺林立,有中药铺、中医馆、百货店、肉包店、菜馆、剃刀店、布店、米铺、杂货店等,经营着各种生意,店仔口大埕和周边街头巷尾都是集市的场地。奎霞古街见证了奎霞建筑群富有地方特色及异域风情建筑的形成。

135336z78pg5g5oipogkpg.png

135338hkphwgspsqfsd72h.png

135341o1n69xrqq84nq76b.gif

奎霞建筑群大多为清、民国、建国初期由旅居海外侨胞出资兴建的,奎霞华侨建筑史可追溯历史近两百多年。四百年前,奎霞先人林庭爚率领部分奎霞人下南洋谋生。一百多年前,更多奎霞先人相约下吕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谋生发展。在外的奎霞人靠自己双手白手起家,经商,省吃俭用不忘家乡亲人,纷纷回国建置家业,“起大厝,造洋楼”热潮兴起。

135341ushw3sksk9h8w8h9.png

135343i8v5uzkuhvub6y1w.gif
135343b932ls1q0qs2v0c9.gif

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建筑100多年来屹立在风雨中,连接奎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守望着游子的乡愁。现在的奎霞建筑群是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等5座,民国建筑有蔚萱楼、春晖楼等5座,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较为典型的有柳姑楼等3座建筑。

135344vripmp8a8aidpiro.png
135344iidnqfp83rm3azn0.png
135345ehqyai0o40czc50b.png
135347loj3dqqaa3zq9tzs.png

这世间风景应是造物者的神来之笔,但奎霞古民居却是海外华侨的朴素心愿。“女儿墙”讲述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为善最乐”“问礼世家”传递着先辈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海外打拼后回乡盖楼的游子,就是为了告慰母亲养育之恩,为了把根深扎故乡。而今的奎霞村正逐渐被现代文明包裹着,但还在坚守内在的宁静,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能焕发出全新的光芒。

135348u6gwrs7g1ps641ll.jpeg

《奎霞晨曦》 (王玉兰 摄)


135348pha5ph5t2din5nfd.png

END

135348uworr16sobwd1iqw.png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海丝名城”“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机制,“点、线、面”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构建全域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多层级保护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泉州市住建局村镇科、泉州住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