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7071|回复: 0

三、称雄海疆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

回帖

0

好友

新手上路

Rank: 4

UID
20655
石币
135 币
精华
3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1
发表于 2014-8-6 1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三、称雄海疆
      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时,那是欧洲航海史上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一个黄金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等一些西欧殖民者首先在开辟海疆上尝到了甜头,并借此率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可以说他们的第一桶金是靠海上掠夺而来的,当时海上贸易“亦商亦盗”的发迹史司空见惯,但“盗”比“商”的成分远远超出许多。而在当时的中国,因为明朝政府对海洋的恐惧心理不曾消减,本想海门一关就可高枕无忧,可海门关了近两百年,魑魅魍魉却从不间断,中国广袤海域上也从不平静,大海成了一处让人望而生畏又避讳如深的禁区,敢于涉足其间者大多是一些身份特殊又能呼风唤云的人物,比如李旦、颜思齐、郑芝龙等就是叱咤于大海之上的豪杰,虽然身上笼罩着浓烈的草莽色彩,却不愧为明末时期大海的拓荒者。
     1625年,这年的春节对郑芝龙来说是个极好的彩头。那时,“海中有十寨”,寨各有主,当时的海寨应该相当于匪巢吧!那天,郑芝龙“出寨放洋”,经过一场血战,郑芝龙截获了来自暹罗四艘贼船,打开船舱竟是满满的金银财宝,这次“贼劫贼”的行动算是“夺人之赃”,却让郑芝龙从此“富逾十主”,成为“主中主”。是的,鸿运当头挡也挡不住,这年8月,李旦在日本病逝,郑芝龙以义子身份继承了他在台湾的大部分财富。不久,颜思齐也因风寒早逝,郑芝龙又从这位大哥手里接管了一支庞大的海上武装船队。此时的郑芝龙年仅31岁,就以他雄厚的财富和强大的武装如蛟龙出海,腾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并成为称雄一方的海上霸主了。
      郑芝龙的武装船队,游弋在闽台海域上,南北驰突,通航无阻。就是当时号称西方海上霸主的荷兰船队,也要敬而远之,并诚惶诚恐地奉郑芝龙为“海上之王”。而明朝政府,更视郑芝龙为海疆大患,直称之为“海盗魁首”。于是,朝廷开始围剿郑芝龙船队,然而海上较量,恐海日久的朝廷哪是郑芝龙的对手? 1626年,三月,郑芝龙率领舰队袭漳浦,陷金门,攻厦门。明朝官兵莫能抵御,望风而逃。郑芝龙又“竖旗招兵”,不到十日功夫就有数千饥民投奔郑军,于是郑芝龙率众浮海下粤东,攻城略地,郑军所向披靡。
      在官府眼中,郑芝龙是个麻烦不断的“海盗魁首”,而在民间,郑芝龙又是个劫富济贫的侠客。他的武装船队悬挂“劫富济贫”的旗帜,雄踞于东南沿海,这就很有水浒梁山泊“替天行道”的仁义之师的风范了,倘若要排资论辈,头把交椅非郑芝龙莫属,依次是老二郑芝虎,老三郑芝凤(郑鸿逵)、老五郑芝豹。自此,石井郑氏武装海商集团初具规模。
郑军所到之处,既不戮地攻城,不焚屋掳掠,又赈灾救济,资助寒士学子,广受民众欢迎。于是,众多饿众饥民,以及各路英雄好汉,纷纷闯海投奔,这又有了“海上梁山泊”的气象了。拈来几则史料以资佐证:《纂福建通志》载:“郑芝龙聚船数百,招徒数万,复以小惠济其大奸,礼贤下士,劫富济贫”;《明外纪》载:“惟不许掳妇女,焚房屋,颇与他贼不同”;《靖海纪略》载:“有彻贫者,以钱米与之,其行事更为可虑”;《崇祯长编》载:“当日纵横海上,虽然猖獗,然闻以劫富济贫为口实,从不攻一城,不戳一民,其意颇善此所谓草泽英雄可以收为用者。”这些零散记载皆出自清初官府史籍,大概应该可信,从这些只字片言中我们就可还原郑氏海上武装集团的一些真相。
     彼时,闽粤久旱不雨,耕地龟裂,禾苗尽枯,灾民流离失所,饿殍四处可见。而台湾则沃野千里,人丁稀少。于是,郑芝龙 “招饥民数万人”,用海舶运载至台湾垦荒耕耘,并且“倾家资,市耕牛、粟麦、分给之”,为初迁到台湾的民众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郑芝龙的这一善举,既为灾民谋到了一条生路,又为台湾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移民台湾之后,“秋成收获,倍于中土,其人以衣食之余,纳租郑氏。”明清以来,中国发生了四次可歌可泣的大移民事件,并因此改变了区域间的人口构成,走西口、闯江东、下南洋的辛酸史被一代一代的人所诉说,而郑芝龙是有组织大规模移民台湾的第一人,如今台湾人口近80%的祖籍是闽南,这应该追溯到那次“过台湾”的灾民大迁徙。翻开族谱,我们石井本宗族人自十一世至十四世便陆续地移居台湾,落脚处大多在台南,而人数最多的当属明末清初跟随郑芝龙与郑成功的那几次迁徙。
     迅速崛起的郑芝龙势力虽然强大,但毕竟还是民间武装组织,朝廷想剿之,荷夷想扰之。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侵占台湾之后的荷兰人还时不时地流窜到漳泉沿海一带烧杀掠夺,为非作恶。郑芝龙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很想找个机会给荷兰“红毛”一点颜色瞧瞧了。1627年夏天的一个凌晨,这天海雾浓重,浪浊涛急,荷兰人的船队伺机趁雾偷袭漳州海澄,郑芝龙闻讯之后派兵在铜山岛隐蔽起来,待荷兰船队一靠近,众船迸出,火炮齐发,呐喊冲天,片刻之间,贼船烟飞灰灭。当太阳鲜亮地浮上海面,波涛间只飘荡着片片木板残片,荷兰人片甲不留。
     这次以民间的力量痛击号称海上霸主的荷兰殖民者,让深受其害的沿海居民扬眉吐气,又让龟缩一边的明朝政府愁眉紧锁。是的,让明王朝愁闷的事情太多了,满人从东北涌入进犯山海关,李自成从西北崛起窥探北京城,此时东南沿海又匪寇不断,海氛不靖。于是,明王朝对郑芝龙的招抚就成了不二的选择。第一次,福建巡抚朱钦相派了曾任泉州知府的蔡善继为泉州巡海道出海招抚郑芝龙,这次却因官府的傲慢失信而作罢。第二次,也就是在1628年8月,新任福建巡抚熊文灿放下官架子,并邀泉州著名学者何乔远做说客。其实,对郑芝龙而言,由学入仕是父辈一直的夙愿,因为家贫的缘由,郑家兄弟无一能够走上这条求取功名的大道,这不能不说是家族的一大憾事!如今,这条大路终于初绽曙光,郑芝龙当然不能错失,何况闯荡海疆多年,那草莽的身份也是尴尬不已的。于是,这次郑芝龙没费多少思量就同意了,并在厦门接受了招抚仪式。于是,郑芝龙穿上了华丽的明朝官服,成为钦命的“厦门海防游击”。于是,郑芝龙离开了他的福地台湾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石井。当他驾着浩浩荡荡的船队驶入石井出海口,他感慨万千!自他偷偷地从这个出海口登船出海,浪迹江海,历尽风浪,九死一生,不觉己过18个春秋了,如今他既是称雄一方的海上霸主,又是明朝廷御封的一位官员了,不管官大官小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一抹喜色浮上了郑芝龙黝黑透红的脸上,一个海商帝国的梦想开始在心中酝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