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3769|回复: 0

郑成功祖父首现紫帽山

[复制链接]

58

主题

45

回帖

0

好友

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UID
9450
石币
108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26
发表于 2010-3-15 1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陈文辉


2004
329日上午,紫帽山麓金坑山寨发现了一座约400年前的墓葬,墓碑上刻有“石井明象亭郑公墓”行书字,墓葬基本保存完好。考证人员认为,该墓为郑成功祖父的墓葬,但泉厦一些史学界人士对此提出异议。

现场情况:墓葬保存完好

    金坑山寨位于晋江紫帽镇紫星村金上自然村(原属南安辖区,上世纪50年代末划归晋江)。笔者赶到现场时看到,该墓坐北朝南,掩埋于土堆和荆棘杂草中,只露出65厘米高的墓碑。泉州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延平分会理事、文史爱好者许庆芳,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工作人员郑振显也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考证。考证人员发现,该墓为糖水灰三合土结构,除墓桌右边略有破损外,墓碑、墓手、墓脚、墓埕砌石等均保存完好。墓碑系花岗岩石,高1.38米、宽1.2米,厚0.3米,刻有“石井明象亭郑公墓”行书字。

    据紫星村一83岁王姓老翁回忆,小时候,他常与伙伴们到此游玩,那时还有墓池、石将军、石羊和石马等,占地约4000平方米。

考证人员:墓位置与记载相吻合

    石井村民提供的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郑氏宗谱》的复印本中记载:“西庭公第二子讳士表、字毓程、号象廷,以伯子芝龙贵,诰赠镇国将军,葬南安三十三都金坑山……(有)五男:芝龙、芝虎、芝麟、芝凤、芝豹……”考证人员认为,根据南安县志记载,此处即为三十三都。该墓位置、碑石与《石井郑氏族谱·明末本》以及1958年在金门出土的郑成功之子郑经重葬祖坟撰写的《墓志铭》中的记载相吻合。

    该古墓的发现者、南安官桥镇石蛇村70多岁村民王鼎聘说,他受石井郑氏后裔郑新新等人委托,根据族谱记载到紫帽山一带探寻,直至今天才有所发现。

(《泉州晚报》2004330日)

〔跟踪报道〕

泉厦部分史学界人士分析紫帽山发现的明墓后认为——

该墓可能是郑成功祖父墓

    《郑成功祖父墓首现紫帽山》一文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石井郑氏后裔纷纷查找史料佐证;泉厦一些文史学界人士也从各方面对该墓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墓系郑成功祖父之墓的可能性极大。


2004
331日下午,石井郑氏后裔郑新新向笔者提供了一幅20025月在南安水头下埕村发现的,石井郑氏第九世怀廷公夫妻合葬墓的墓碑照片。《郑氏族谱》中记载其号为“怀廷”,但墓碑上所刻是“亭”字。泉州市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延平分会的许庆芳认为,金坑山上的象亭郑公墓与两年前发现的郑成功曾祖父的墓葬结构、形状、规格、材质以及碑刻字体风格相同,该墓很可能是郑成功祖父墓葬。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原副馆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厦门郑成功研究会顾问张宗洽副研究员认为,郑经在《墓志铭》中写到“协理五军陈尧策厚赂狱人,计脱八骸,时疑信参半”,郑经对所收葬的祖先遗骸曾怀疑过。另外,前不久发现的郑成功曾祖父的墓葬中还有遗骸。从这两点可以推测,或当时掘墓人黄梧挖的不是郑成功的祖墓,或是狱人“桃李代僵”,将其他人遗骸交付郑经。

    此外,也有些文史界人士认为,“亭”、“廷”无论从普通话或是闽南语来讲都是谐音字,不能简单以此差异来判断。若综合各方面分析,该墓为郑成功祖父墓的可能性很大。  (陈文辉)

(《泉州晚报》200443日)

泉厦专家现场考证“明石井象亭郑公墓”后一致认为——

墓主确系郑成功祖父


2004
414日上午,泉州、厦门等地10多位郑成功学术研究会专家,会聚晋江紫帽山麓金坑山寨,对前不久发现的“明石井象亭郑公墓”进行了一番考证后,一致认为:该墓确系郑成功祖父之墓。

    在晋江紫帽山发现郑成功祖父墓的消息在本报刊发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但也有一些文史界人士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长、副研究员曾莹,泉州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副会长郑炳山,泉州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延平分会常委副会长、副研究员伍天辉等10多位专家,相约来到紫帽山,对明墓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以推断该墓为郑成功祖父墓的真实性。

    专家们经考证后认为,墓葬所在地晋江市紫帽镇金星村金上自然村金坑山原属“南安三十三都”,《南安县志》和《泉州建置志》对此均有记载;墓碑上“明石井象亭郑公墓”等碑刻已标明墓主籍贯及建墓年代;墓呈三进式糖水灰结构,规模宏大,堂皇气派,应为显赫家族所建,而明代石井郑芝龙家族属当地望族;此外,一般而言,衣冠冢规模较小,再结合当时清廷、郑军对峙的历史背景,可排除该墓系后人为纪念郑成功先人而建的衣冠冢这一推断。


针对墓碑上的“亭”与《石井郑氏族谱》中的“廷”存在的差异,专家们认为,这与闽南墓葬风俗习惯有关。出于对上辈的尊敬,父子墓碑上一般不采用同字,而郑成功曾祖父郑■字德重号西廷。已在南安水头下埕村发现的石井郑氏第九世怀廷公墓,族谱中同为“廷”,


但碑文刻的也是“亭”,可作为佐证。

    专家们还认为,黄梧挖掘过郑成功祖墓,但可能不是八座全被挖过。郑经在金门浯江山重葬先祖时所撰的《墓志铭》中曾写道,“协理五军陈尧策厚赂狱人,计偷八骸,时疑信参半”,可以理解为他不但对这些遗骸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还对家乡的八座祖墓是否全部被挖也怀疑过。两年前所发现的郑成功曾祖父墓保存完整且尚有遗骸,很能说明问题。  (陈文辉)

(《泉州晩报》200441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