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楼主: 君子坦蛋蛋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696

回帖

0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15568
石币
113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7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4.15 再见,滨海火山公园!





相关链接和资料

124

主题

1696

回帖

0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15568
石币
113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7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相关链接和资料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上)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127680-page-1.html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视频介绍:

http://www.huoshandao.com/zhangzhou/shipin/49.html



火山岛电子导览图:

http://e.yoyole.com/huoshandao/



火山岛攻略2011最新版旅游指南

http://d.lvren.cn/gonglue/huoshandao/

摘要:数字看南碇

5、6:整个火山岛上的石柱都呈五边形或六边形,这是因为玄武岩浆的分子结构呈五边形或六边形。玄武岩中含有的大量镁、铁成分,在冷凝和节理过程中,由于受冷均匀,根据“最小作用量”原理,岩石节理成六边形柱状结构。无数六边形石柱截面暴露在南碇岛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马赛克地板”。同行的朋友笑言“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之后定会发作。

8公里:南碇岛与大陆最近的距离是8公里,从火山岛的码头坐船过去,不到一个小时也就到了。它是一座大陆岛,而不是夏威夷那样的海洋岛。南碇岛原来是陆地上的一座火山,后来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地壳沉降,海平面上升,这座火山便被海水入侵,将之与大陆隔绝开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有一个大陆岛的例子最为大家所熟知,便是台湾岛。所以今日的台湾岛、澎湖列岛周围有许多像南碇岛这样的火山节理岩柱遗迹,大多藏在海里,像南碇岛这样暴露在海面上的并不多见。

25-35厘米:南碇岛六边形玄武岩石柱的边长为25-30厘米,相对著名的爱尔兰“巨石堤”六边形岩柱40-45厘米的边长来较短,因此“马赛克图案”也显得更加密集。这是由于当年火山喷发时岩浆的构成成分不同、内部温度不同、粘稠度不同,导致流动速度不同,在地表覆盖的厚度不同,最后造成了岩柱的大小不同。总的来说,岩浆浓度越大,所构成的岩柱越细。

60-80米:火山岩石柱群多数是由熔岩流淌在大地上冷凝形成的。而南碇岛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由这种岩浆冷却节理而成。由于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所以岩柱的高度等于熔岩流的厚度。一般岩柱的高度都在10米至20米之间,而南碇岛的岩柱则高达60-80米,最短的也有40米,非同寻常。南碇岛海拔62米,也就是说露在海面上的石柱最高可达62米。此处海域的水深可达15-20米,水下部分的柱子的高度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岛上石柱的实际高度可以达到60-80米之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南碇岛岩柱并不是由流淌的岩浆形成,而是在火山通道中形成,也就是在所谓“火山颈”中节理出来的。火山喷发时岩浆由下而上的通道叫做火山通道。喷发过后,充塞在火山通道中的熔岩冷却后就凝结于此,成为一个近乎直立的巨大岩体。这种熔岩明显比喷出地表的熔岩要致密坚硬。在岁月的洗礼下,长期风化和剥蚀作用,使得原来的火山通道被全部蚀去,只剩下通道内致密的熔岩,呈圆柱状兀自矗立。这就是火山颈。

千万年间风化剥蚀作用从不间断,以致今天的南碇岛看上去并不像一个火山颈,而更像个大馒头。仔细看来,这些岩柱就像柴捆、麦垛和攒成一把的铅笔。霎是好看。然而纵使玄武岩是致密坚硬之物,它的棱角分明,风必摧之,雨必淋之,雨雪冰霜作用其上,大馒头的命运便不言自明了。

320x210米:整个海岛的面积是320x210米。作为一座海岛,它实在不算大。可是作为火山岩石柱,它可算是庞然大物令人叹为观止了。玄武岩的特质十分讨人喜欢。它们坚硬致密,不破碎,只折断,让人每每联想为风骨气节非凡之物。南碇岛上大面积的“马赛克状”玄武岩石柱截面,便是折断后形成的鱼鳞坡面,俗称鱼鳞石。火山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门口便采用了这种典型的景观造景。其实,在海面之下也有岛上岩柱倒塌后形成的巨石堤,与爱尔兰巨石堤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海底延展几百米之远。海浪不断执着地掏蚀着岩柱群的底部,悬空的柱子陆续轰然倒下,海底石堤在不断进阶。南碇岛的面积也注定越来越小。

140万根:南碇岛有个世界之最,就是它整个岛屿有140万根岩柱聚集在一起。好像巨大的柴捆,蔚为壮观,令这座远离人烟的无人小岛名声远播。

2000万年:中国东部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远古“火山环”的一部分。在遥远的以百万年为单位的地质年代中,中国大地曾经天翻地覆,水深火热。在距今2.5亿年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是块火山活跃的大陆。而南碇岛便形成于距今2000多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大喷发之后。来到南碇岛最神奇的体验之一,莫过于面对这座堆满化石的自然博物馆,解读自然之力雕琢出来的光阴故事了。

关于火山岩柱群形成的理论:

柱状节理的生成:由岩浆转化成柱状岩柱叫做节理作用。岩浆刚刚从地球内部喷发出来时呈流体状,遇冷后慢慢停下并开始冷却。在冷却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当冷却表面的张力无法维持原来的面积时,这种力必然要积累聚集于某一点,然后导致碎裂,也就是节理。岩石冷却后,如果冷却面能够与周围环境均匀接触,则会生成与冷却面垂直的裂缝,尤其在玄武岩中,这种裂隙会笔直向下传递。而从上面看,由某一点以120°的角裂成三块,每一条裂缝都成为三个相邻六边形的一个边。就这样,无数六边形聚集在一起。六边形的构造力惊人,在相等变长的情况下,六边形所能围成的面积最大,能够覆盖整个表面而不留下任何空隙。在“完全填充”和“最具效率”的双重原理作用下,六边形构成的节理作用所需耗费的能量最低,于是成了岩石最理想的节理形态。因此,火山岩柱的形成也是大自然严谨智慧的体现。然而这只是在理想状况下,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熔岩冷却时不会形成如此规则的六边形,存在大量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石柱。这是由于岩浆的密度,流向,与空气的接触面等内外界因素的影响。



“中心地理论”:自然规律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也有体现,这就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W.Christaller创立的“中心地理论”。在理想的地表上,要满足商人赢利、生存与消费者为购买商品所出行距离之间的平衡,中心地向周围提供服务的范围就会趋近于六边形。这也是遵循了自然界“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结果,即路径最短、速度最快和作用量最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