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4131|回复: 0

根在溪东的台湾人

[复制链接]

216

主题

2314

回帖

0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421
石币
1871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5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0
发表于 2008-12-21 14: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红毛港李家开基高曾祖李远,清朝康熙丙子年一月……出生于泉州府南安县四十五都溪东乡石古埠",一本高雄红毛港李氏家谱如是记载。
  今年,李氏后人———族谱的修撰者李亿勋先生托人到泉州寻找先人足迹。故事由此开始了。经过两岸学者的寻访考察,在泉州石井溪东族谱里找到了高雄红毛港李家开基高曾祖李远的记载。族谱对接成功!
  昨日,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公开了全过程。
  早年修谱今来寻根
  《高雄红毛港李氏家谱》记载,雍正年间,李远从泉州府渡海到台湾,当时同去的还有三位兄长。
  最初,祖厝设落在"空地仔",也就在后来的高雄。
  李远曾受雇于红毛港吴家,那时候,吴家只生一女,得知李远为人忠实、做事又勤劳,就招他入赘为婿,等到吴家主人晚年又得一子时,拨出了部分土地给李远开垦,以作为女儿陪嫁之物。
    吴家女儿的陪嫁之地,加上后来一代代人填土入海开拓的新生地,也就成了李氏子弟所居住的祖地。
  李远生有四子,传衍到了1983年,也即李亿勋修谱时,已有三千多人。
  族谱是李亿勋大学生时代利用假期修撰的,主要根据李氏族人口述记录。至今已有25年。
  今年2月24日,李亿勋先生委托台湾学者陈瑛? 女士、吴贤俊先生到南安石井溪东村寻根。
  以祖居地命名聚居地
  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介绍,石井镇溪东村,正是李姓聚居的一个滨海之村。因双溪环抱如襟带,溪外有溪,又名"双溪"。元代属南安四十五都,明、清两代延续为四十五都,溪东人与海峡东岸的台湾,更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明末,李氏族人坚持民族大义,随郑成功抗清复台,涌现了左都督李启轩、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和十八猛士李仕荣、李仕华、李学老、李卿发等。顺治十八年,清廷实行"禁海迁界"政策,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里,片板不准下海。又有数百名溪东人被迫逃往郑成功控制下的小嶝、金门、厦门等岛屿,而后移居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复界,部分村民返回故里,重建家园。溪东李氏旧族谱毁于兵变,延至康熙五十一年,二房十五世郡膳生李瑞图编纂《双溪李氏族谱》,题谱序、撰书大宗楹联、造昭穆。当年,随郑成功东渡迁往台湾为"启"字辈,如今村中最低辈为"科"字辈,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三百多年,李姓17代,每代约为20年。后来,又有续谱,如雍正十一年《三房下柱私谱》、乾隆二十八年《三房上柱私谱》等。
  去台湾省的乡民不忘故里,把聚居地以祖居地"溪东"、"双溪"命名,如台湾嘉义县梅山乡的双溪村和朴子镇的双溪里、台北县的双溪乡、新竹县宝山乡的双溪村、高雄县的溪东里等。此外,台南县麻豆镇麻豆、六甲乡赤山村、莆垄,高雄县凤山市、老爷里、大寮乡中庄村、路竹乡竹沪村、鹿草乡竹子脚,屏东县下淡水,彰化县鹿港镇,台中县新社马力埔、大甲镇大甲都有李氏族人从溪东村移居。
    康熙二十二年"解禁界"后至嘉庆年间,溪东人迁台更多。
  乾隆二十五年出现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举家迁台的移民高潮。
  改革开放后,台北市、台中县、彰化县等地方的台胞纷纷前来溪东寻根问祖,联络骨肉情谊。
  泉州族谱载有红毛港李氏曾祖
  寻找族人族谱,追溯雍正年间溪东李氏往台湾的记载,是这次寻根的关键。
  石井溪东村提供了好几部李姓族谱。两三位台湾学者阅看、拍摄了《双溪李氏上世家》、《双溪李氏族谱序》、《双溪李氏祠堂志》……明末清初,李姓迁往台湾为"启"字辈,那么雍正年间渡海往台者,相隔大概60至80年期间,应该是"卿字辈"比较准确。当溪东人提供了《三房上柱九世至十三世图说》时,林少川的一个发现引起大家一阵骚动,因为在"双溪石鼓,内九世至十三世"的记载里,出现一名字为卿贤。图下还有一行字说,"十三世卿贤往台湾……生有四子……"这与台湾红毛港李远的情况是一致的,往台湾的时间也符合。
    随后,溪东石鼓角落的李氏族谱也邀请大家到他们祖厝去看另一本族谱,上面也提到了卿贤(讳"远"),也就是说,溪东石鼓角落的记载与三房上柱的图说相互印证:李卿贤就是李远,生育四子。
  自此,泉台族谱完全对接成功。
  溪东族谱纠正红毛港谱中之误
  由于当年李亿勋先生修撰族谱时,是根据族内耆老们的口述,抢救拼凑起来的家族记录,因此,谱中出现了一些同音不同字的误差。
  譬如,记载李远来自溪东乡石古,事实是,"石古"应作"石鼓"。辈序上记载为"鸿图开泰运,文章正夺时。朝廷汉古取,世代献令旗。"(注:为闽南语读音)事实上,经与溪东谱相较,正确应为"鸿图开泰运,文章正达时。朝廷逢科举,世代显荣旗。"
  这都是由于但知其音不知其字所致。
  也正是由于当年李亿勋先生对这首辈序诗的听音记字、忠实记录,才成为今日寻根的一个直接且重要证据。


[ 本帖最后由 拿漁竿釣MM 于 2008-12-21 15: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石币 +26 经验 +18 收起 理由
石井探听师 + 26 + 18 鼓励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拾⑦嵗哋啴車   
                          虾洣耦娿番薯!
  ═════∩═════
        ╭╬╮           ◢
▁╭▅▆▇□□█▇▆▅▄▃▂▁(╳)█╮
   ╰═▃_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