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8648|回复: 0

郑成功部将洪旭首创博饼 如今成为一种高级娱乐

[复制链接]

8730

主题

2851

回帖

16

好友

爱心天使

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UID
21381
石币
28645 币
精华
39
在线时间
21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4
发表于 2015-8-21 11: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c6f656a20c51740cdc717.jpg
相传郑成功部下为将士发明了博饼游戏,以解思乡之苦。
“玉宇寒光净碧空,有人觅醉桂堂东。研朱滴露书元字,夺取呼卢一掷中。”这是清代诗人钱琦在“台湾竹枝词”中,描绘关于中秋博饼的情形。作为闽南地区中秋传统习俗,博饼其实早已在民间流传数百年。“博饼作为一种高级的娱乐,具有娱乐性、群众性,难得团圆,就是为了给大家增添几分欢乐。”泉州市郑成功研究会顾问郑俊杰说。那么,博饼究竟是由谁最先发明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跟着专家学者,探寻这一古老又有趣的民间习俗之源头。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实习生 王晓萍
追根溯源
郑成功部将首创 以解将士思乡苦
博饼或称博状元饼、夺状元饼,对于博饼习俗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的出现和形成,民间流传着不同说法,其中流传最多的一种与郑成功有关。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驻守厦门时,他的得力部下洪旭发明了这个游戏。当时郑成功据厦抗清,士兵多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中秋前后越发思亲怀乡。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台湾,经过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设计出中秋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一博。
它的规则大致是这样的:每会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一个,“对堂”(榜眼)两个,“三红”(探花)四个,“四进”(进士)八个,“二举”(举人)十六个,“一秀”(秀才)32个。共有大小六十三块饼,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字。因为九九八十一是皇帝之数,八九七十二是万岁之数,而郑成功被封过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数。
“虽然有人在质疑这个说法,但我比较同意这个说法。”泉州市郑成功研究会理事傅孙义说,“楚汉相争时,汉军布下十面埋伏,又以四面楚歌,攻溃楚军军心,同时为了稳定军心,缓解乡愁,韩信给士兵发钱,组织赌博分散他们思乡之心。洪旭文武兼备,我想他可能是借鉴了韩信的做法。”
1c6f656a20c51740cdd118.jpg
早报博饼大赛,伴随着清脆的骰子声,读者收获欢乐。(王柏峰/摄)
史书记载
大面饼中间写“元”字 祈祷考试夺状元
其实,关于中秋博饼风俗,在一些方志文献和古代诗歌中早有涉及,最早应该是始于清代。
清康熙年间将毓英所编《台湾府志》卷六载:“中秋……是夜士子逆为燕饮赏月,制大面饼一块,中以红朱涂一‘元’字,用骰子掷以夺之,有秋闱夺元之想。”
乾隆进士钱琦在“台湾竹枝词”中,有一首写中秋博饼之事,诗云:“玉宇寒光净碧空,有人觅醉桂堂东。研朱滴露书元字,夺取呼卢一掷中。”诗人自注云:“中秋士子聚饮,制大饼朱书‘元’字,掷四红夺得之,取秋闱掄元之兆。”
福州诗人郑大枢于乾隆初赴台湾,他在“台湾风物吟”中咏道:“夺采掄元唱四红,月明如水海天空。”说明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台湾读书人在中秋确有博饼的风俗,中秋过后即将举行“秋闱”的考试,士子们玩博饼,预卜这次考试能否夺元。
在古代,“博”本义有赌博之意,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已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和大众游戏。泉州市郑成功研究会理事傅孙义认为,任何事物最初都是不完善的,现在的博饼正是一代代发展的结果。福建、广东是著名侨乡,中秋博饼活动也随着华侨的足迹传到全球,成为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
1c6f656a20c51740cde119.jpg
传统糕饼制作场景
相关链接
三家养一元 一夜杀完全
中秋夜,泉州志士用月饼藏字条送信,消灭元朝士兵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先生在《泉州俗语故事》一书中详细讲述的“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是泉州老百姓长期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元朝统治者强迫泉州百姓每三家养一个元兵,结果一夜之间,这些元兵就被彻底地消灭干净。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泉州百姓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志士们便秘密商议,一方面派人与进入闽北的朱元璋红巾军将领联络,一方面制定消灭元兵的实施方案。为了防止泄密耽误大事,他们巧妙地利用泉州人在中秋佳节送月饼的风俗习惯,事先将写着“择于八月十五日,利用中秋佳节宴请元兵机会,于傍晚前将其灌醉,待月出以烧塔仔为号,一齐动手杀尽元兵”的纸条,稳妥地藏于月饼的甜馅中。
转眼已到中秋节,黄昏之前,各家已经将所养的元兵以好酒好菜款待而灌得酩酊大醉。当明月从东方升起,烧起塔仔,发出信号,大家夺取元兵军刀,迅猛地砍下元兵头颅。月光下,泉州的老百姓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并拿出元兵的头颅来祭月,庆祝反抗元朝残暴压迫的斗争取得胜利。
以后每年的中秋佳节,泉州老百姓当然不可能拿人头来祭月,便约定俗成地以炊熟的槟榔芋头来代替,用来祭祀祖先。

来源:东南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