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567|回复: 0

【石井奎霞村】守住“厝”影 让乡愁有“乡”可寻

[复制链接]

2338

主题

27

回帖

0

好友

管理员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177238
石币
5936 币
精华
0
在线时间
19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4-20
发表于 昨天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创作于1972年的现代诗,50多年来,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故乡,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牵挂;乡愁,是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情绪。


探索搭建“三网一号”寻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启动“南安侨厝”保护利用三年行动,建立2万多个国内外展销平台、销售网点和16个“南安好货”公共海外仓……近些年,南安以“根、魂、梦”为主线,织就了一张凝聚400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乡愁之网,更将绵长思念淬炼成血脉相连、共赢发展的时代答卷。如今,行走在武荣大地,古厝与新村交融,乡音与外语交汇,传统与现代碰撞,“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守住“厝”影
让乡愁有“乡”可寻

“房子在,根还在,思念就会在。”“厝”是家的昵称,对于海外侨胞来说,乡愁是家乡的老屋可安好?


在南安,星罗棋布的侨厝宛如岁月的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也承载着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


石井镇奎霞村保存着百余座古厝侨厝,是闽南地区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燕尾脊、红砖墙,无不彰显独特韵味。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古建侨厝,出现墙体斑驳、屋顶破损等状况,亟待修缮保护。“红砖古厝、番仔楼是先辈下南洋的见证,也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根。”奎霞村党总支书记林瑞球表示。


image.png


image.png


于是,奎霞村全面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工作,活化利用古厝群。2024年,奎霞村投资超1000万元,启动新一批侨厝的修缮工作。


日前,记者来到奎霞土地公庙北侧民居的修缮现场,数名工匠正在进行构件的制作工作。“古厝年久失修,木雕皆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修旧如故”原则,他们会根据相同、相邻原则逐一复制缺失构件,尽量做到恢复原形制、保留原结构。


“目前已经完成圆脊大厝、金灿楼、奎霞古街与青年巷入口处民居等9处建筑的修缮工作,3栋建筑实现活化利用。”林瑞球说。


奎霞村全面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工作,只是“南安侨厝”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安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南安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通过组织全面普查、分批认定公布、重点保护提升、创新活化利用等,强化华侨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凝聚游子乡愁记忆。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安普查华侨建筑622栋,公布历史建筑共95栋,其中22栋涉侨历史建筑,已完成全部涉侨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保护图则编制和挂牌保护工作,已修缮凤阳堂、大舍祖等涉侨建筑8栋;13个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文本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丰州镇、官桥镇漳州寮村、眉山乡观山村相继完成省级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项目实施。


“2024年,高清波楼、高紫荆故居、陈氏民居等10栋零星的华侨建筑修缮以及奎霞华侨建筑群修缮工作启动实施,目前已完成投资超1600万元。”南安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5年,南安计划开展丰州镇傅天雨民居等多座华侨建筑的修缮工作。


石井奎霞华侨民居蝶变为奎霞书院、水头番仔楼墀成楼摇身变成“闽南菜餐厅”、丰州燕山小筑打造成时尚茶咖……春色如染,当越来越多浸润风华的南安华侨建筑从时光的褶皱里苏醒,乡愁便不再是远行的惆怅,而是归航的灯塔。



转自:海丝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